隆林各族自治县地处桂西大石山区,曾是国家级贫困县,贫困面广、贫困程度深,脱贫攻坚任务艰巨。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,中直机关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单位积极响应号召,与隆林结成帮扶对子,实施定点帮扶,为隆林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一、高位推动,精准对接帮扶需求
中直单位和区直单位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工作,主要领导亲自部署、亲自协调,选派精干力量深入隆林一线调研,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交流,全面掌握隆林的发展瓶颈和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。通过精准对接,各单位结合自身资源优势,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,确保帮扶工作有的放矢、精准发力。
二、产业扶持,增强造血功能
各单位将产业扶贫作为帮扶重点,立足隆林资源禀赋,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、乡村旅游和农产品加工业。中直单位帮助引进龙头企业,推动桑蚕、油茶、中药材等产业规模化发展;区直单位则侧重技术培训和市场对接,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。通过“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,增强了隆林的内生发展动力。
三、基础设施改善,夯实发展根基
针对隆林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,中直和区直单位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,帮助实施道路硬化、安全饮水、电网改造等工程。特别在交通方面,协助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,解决了群众出行难、产品运输难的问题。同时,支持教育、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,有效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。
四、智志双扶,激发内生动力
帮扶单位坚持“扶贫先扶志,扶贫必扶智”,通过开展技能培训、教育资助和就业引导,帮助贫困群众提升自我发展能力。中直单位组织专家下乡授课,区直单位协调职业院校开展定向培训,并与用工企业建立合作,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。加强思想引导,树立脱贫典型,营造了“勤劳致富、光荣脱贫”的良好氛围。
五、长效机制,巩固脱贫成果
脱贫摘帽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活、新奋斗的起点。中直和区直单位在帮助隆林实现脱贫后,持续关注防止返贫工作,建立健全长效机制。通过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,确保脱贫成果得到巩固和拓展,助力隆林迈向共同富裕。
中直、区直单位的定点帮扶,不仅为隆林带来了资金、项目和人才,更传递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。隆林各族干部群众与帮扶单位心连心、实打实,共同书写了脱贫攻坚的壮丽篇章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。